鼎成原创模考·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方向预判卷(一)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全国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语文答案)
2.参观活动结束后,有位同学写了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4 分)历史已经与我们相隔久远,难免使人的认识有些模糊。如果能够亲自走进历史遗址,拉近我们与历史的时空距离,近距离触摸历史,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读懂、读通、读透历史。历史遗址(甲)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难以完整地保留全貌,(乙)多少都会保留下来一些当年的实物,留下一些历史的真实痕迹,使人能够触摸到真实的史料,获得“活”的历史知识,从而印证、补充和修正自己对历史认识的偏差和缺漏,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人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只有才B.无论都C.不仅还D.虽然但(2)结合语段说说走进历史遗址对于我们认识历史有什么作用。(2分)第二部分(3~20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默写(共6分)3.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每年的9月 27日是世界旅游日,同学们可以跟着古代文人的作品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古人用他们的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不经意间,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①[陶渊明《饮酒》其五)门映入了我们的眼帘;“②略无阙处”(郦道元《三峡》),三峡两岸的高山连绵不绝,巍峨壮观;再看王湾《次北固山下》中“③④”的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壮阔景象,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6”的胜景,无不酣畅淋漓地表现了中华山川的壮美。经千重水,过万重山,终有一天,我们会像大鹏一样,“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循路前行,行则必至。(二)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4~5题。(共5分)【甲】行路难(其一)【乙】拟行路难(其四)李白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③不敢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桂云帆济沧海。【注释】①“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泻:倾,倒。②“举杯”一句:《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③吞声:声将发又止。④蹈:徘徊不前。4.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甲】诗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5.请分析这两首诗最后两句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3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