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学教育]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信息冲刺(四)4地理(B)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全国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4地理(B)试题)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因战乱,人口锐减,耕地面积从明末13万顷降到了清初的1万多顷。为了恢复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大量湖广行省(现湖南、湖北)的人口被迫迁移至四川一带。这一现象现今被称为“湖广填四川”。完成5、6题。5.“湖广填四川”移民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迁出地经济贫困落后②迁入地地广人稀③政府组织引导④经济要素吸引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6.“湖广填四川”对四川地区区域开发的主要影响是A.环境人口容量提升B.农业生产水平提高C.开发了当地的矿产D.减轻区域人地矛盾浙江乌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现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读“乌镇聚落形态变迁示意图”,完成7、8题。河流明朝清朝现在7.乌镇形成“依河筑屋,以河成街”的自然条件是A.山河相间,降水均匀B.沟壑纵横,终年多雨C.地势低平,降水丰沛D.水运发达,商贸繁荣8.乌镇未来规划发展的定位主要有①以水为脉、城在田中②古今融合、智慧生活③文旅融合、水运枢纽④美丽农场、绿色家园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下图为我国两类小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A类小麦■B类小炎9.我国春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A.热带B.亚热带C.中温带D.亚寒带10.我国各地冬小麦种植时机多有不同,山东、河南一带有农谚:“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最当时”,而“霜降种麦最当时”则出现在高一地理学科试题2/8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