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3·9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全国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国考1号2语文
2、2024年国考1号5语文答案
3、国考1号2024语文答案
4、国考1号2024语文2

C.中庸以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必然会只采取“和平”手段,反对冲突与争斗。D.《中庸》认为世人多凭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而“知”“行”是达到中庸的重要因素。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中庸”理念的一项是()(3分)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C.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为了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D.人人应争当英雄,只要付出努力,就可胜过别人;只要有决心,就可战胜自然。4.材料一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简要分析其论证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4分)5.梁惠王询问孟子如何实现王道,下面是孟子的回答。请仔细阅读,结合材料对孟子的主张进行评价。(6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湾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摩序之教,申之以孝涕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沉淀的艺术和我的沉淀铁凝先前,每当我听到或看到林风眠这个名字,就想起一种闭眼迎风而立的小鸟。这个莫名其妙的联想悠远而顽固。自那时起,我面前便常有几张林风眠画册的散页:一种发黄的卡纸,16开大小。纸上有瓶中的花、水中的天、天中的水,也有淡淡着色的仕女。后来我才懂得,这是一种出版规格不高的出版物。这几张散乱的画页,竞伴着我和我的家,几经周折幸存到今天。在家中的书画连连失散,又常常被筛选着作为废纸变卖的岁月中,我不知它们怎么留存了下来。有一次我面对这几页越来越黄的纸问父亲,一定是他精心保存下来的吧。他说,并非。他说先前他并不喜欢林风眠。他说的先前自然是青年时学艺术的他。他甚至告诉我,在展览会上他们面对林风眠的原作,都很不以为然。那时他们正学着一种很是被青年称道的画风,那画风始于苏联的契斯佳科夫和列宾,人们称之为“苏派”。①青年人喜欢苏派写实的魔力,喜欢它笔触和颜色的“帅”劲儿。而林风眠却被青年人、被艺术界冷落着。“现在呢?”我问父亲。“现在当然不一样了。”这“不一样了”便是对林风眠的认可吧。这或许就是艺术的沉淀和我的沉淀的道理。我不知他人认识林风眠,是否都经历过由不认可到认可的过程,但这位艺术大师对于我,也是经历了这个过程的,虽然我不是位造型艺术家,没有受过苏派写实主义的影响。我常想,是什么原因使我认可了林风眠的,而这,明明是在我于纽约、于奥斯陆欣赏了许多大师的杰作之后。②那时我站在伦勃朗、梵高、蒙克的作品前,想到过许多中国艺术家,兰州一中高三年级诊断考试试卷第3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