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抢分金卷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全国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河南中考抢分卷答案
2、2024河南中招考前冲刺抢分试卷
3、2023-2024河南中考抢分锦囊
4、2024年河南历史精准提分
5、2023-2024河南省中考考前抢分卷
6、2024河南中考抢分卷
7、河南省2024中考考前抢分卷
8、2024河南中考抢分卷数学
9、2024年河南中考抢分卷
10、2024河南中考抢分卷语文答案
)
三步一体高效训练讲评(3)因素:地区文化的特质;政府和社会对不同文化的态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分)札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从东方回来后,亚历山大正式任命近卫军(由亚历山大的好友组成的一支军队)军官朴塞斯塔斯为波斯督办(总督)。亚历山大认为朴塞斯塔斯对他特别忠诚,打仗时表现英勇,并且他那东方式的生活方式在波斯也易于被当地人接受。朴塞斯塔斯当上督办后,立即换上波斯服装并学习波斯语,在其他方面仿效波斯人的作风。亚历山大对朴塞斯塔斯这一点非常赞赏,波斯人看见他宁愿像波斯人那样生活而不坚持他本国的生活习惯,也都很满意。一一摘编自[古希腊]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材料二创办新型的公共组织不但可以吸纳民主国家理念中的政府和公众概念,进而化子民、臣民为国民、公民,同时具有协调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重要作用。鉴于此,公共事务建设受到孙中山、胡适等革新者的大力倡导。由于近代特殊的“以西人为师”背景,西方博物馆文化自然成了当时中国人古物保护观念转型的首要选择的参照系。1875年,博物馆之名称及创设博物馆的呼吁开始屡屡出现在国内报刊上,博物馆成为政府改造国民与民众参与社会的双向需求。一摘编自徐玲《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构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波斯为例,指出亚历山大统治被征服地区的理念。(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博物馆出现的原因。(6分)答案:(1)理念:任命对其忠诚的人为当地行政长官;与当地文化、生活方式相融合,尽量减少统治阻力。(6分)(2)原因:民主思想传播,提升国民近代意识的需要;创设搏物馆呼声的高涨;革新者的大力提倡。(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明清交替时代的中外文明互相影响,包括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两个方面。就东学西传而言,其引人注目之处是在欧洲各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这股热潮影响范围之广和延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都堪称罕见。这是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流,把许许多多欧洲人卷入其中…人们以罕见的热情关注中国,谈论中国,研究中国,把“中国热”一步步推向高潮。一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第34册《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根据材料,结合明清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门观点:明清以来中外文明互相影响。(2分)阐述: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一边传教,一边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徐光启等人合作翻译了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中国的儒家思想传到西方,深受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推崇。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的“仁爱”“和谐”思想,反对本国的封建专制,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所以,明清以来中外文明呈现出互相影响的特点。(10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4新教材·DY.历史-R-选择性必修3-OG】49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