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9月考试(4044B)生物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全国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生物
2、安徽省2024年生物会考试卷
3、2024安徽省高二会考生物
4、安徽省2024生物学业水平试卷
5、2024安徽生物试卷
6、2024年安徽省生物会考试卷
7、2024安徽省生物会考试卷
8、2024安徽生物会考试卷
9、安徽2024年生物会考试卷
10、安徽2024生物会考试卷
生物试题)
9.D解析:该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A项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二硫键数目的增加,溶菌酶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越高,这说明增加二硫键的数日有助于提高溶菌酶的热稳定性,B项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与改造型溶菌酶C相比,改变野生型溶菌酶半胱氨酸的位置可能会提高溶菌酶的Tm值;和改造型溶菌酶F相比,增加改造型溶菌酶C半胱氨酸的数日可能会提高溶菌酶的Tm值,C项正确。表中溶菌酶种类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工程产生的,不属于基因突变,D项错误10.D解析: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而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A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重组D八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B项正确;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近缘物种也有抗虫基因,该近缘物种再通过授粉造成基因进一步扩散和污染,C项正确;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来确定的,D项错误。11.C解析:转基因食品在走进市场前是进行过严格的安全评价的,比以往任何一种食品的安全评价都要全面和严格,包括环境安全评价、毒性安全评价、致敏性安全评价等。因此“该转基因食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才可以放心食用”这一广告是科学的,C项符合题意。12.C解析: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A项正确;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到EcoR I、PstI,B项正确;抗卡那霉素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检测抗原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C项错误;题图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除含有日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外,还应有启动子和终止子等,D项正确。13.A解析:本题考查DNA粗提取与鉴定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兔为哺乳动物,其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提取不到DNA,而鸡属于禽类,其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DNA含量较多,A项错误;DNA分子从细胞中被释放出来且除去蛋白质后是非常容易断裂的,如果剧烈搅拌,DNA链可能会被破坏,因此,轻柔搅拌是为了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B项正确;冷却的酒精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低,DNA的沉淀量最大,C项正确;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呈现蓝色,D项正确14.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热点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减少人们对转基因食物安全的担忧,A项正确;转基因食品标签上需有转基因食品的标记,但还没有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B项错误;试管婴儿可以设计婴儿的性别,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C项正确;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人、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类武器,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杀伤力强等特点,应严格禁止,D项正确。15.C解析:本题考查PCR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该过程用高温破坏氢键,A项错误;该过程不需要用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B项错误;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处理,高温可以破坏氢键,C项正确;PCR是体外DNA复制,与细胞中的DNA复制不同,PCR利用热变性破坏氢键,体内DNA复制利用解旋酶破坏氢键,D项错误。16.D解析:从微生物细胞中获取的目的基因要与载体结合在一起后,再导入棉花细胞,A项正确;③④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中都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两个·6·【23新教材·YK·生物学·参考答案一R一选择性必修3一FJ】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