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QG]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全国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QG]四试题)
(2)不同:依据材料“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可知,贾谊认为商鞅抛弃仁义,败坏风俗;依据“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可知,司马迁认为商鞅改善了社会风气,利于社会治理。目的:结合贾谊和司马迁的阶级立场和所处的时代特点从以史为鉴,服务于现实需要角度分析。46.【答案】(1)问题①地区热点问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至今没有解决;2011年发生的叙利亚内战,到2018年1月已经导致540万人沦为难民,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等②其他问题,如: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益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难题」(2)①因素:第一个方面是历史渊源。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是互相认可的合作关系。后由于乌克兰政治取向转向亲西方并试图依美制俄,导致乌内部族群矛盾凸显,也导致了俄乌的政治关系陷入对立状态。俄罗斯担忧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其战略缓冲带完全消除,使西方军事力量彻底直抵家门口,对俄罗斯造成战略性威胁。乌克兰内部亲俄罗斯的顿巴斯地区寻求分离,俄借此出兵。第二个方面是国际政治变化导致的结果。欧美国家认为俄罗斯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一直对欧洲国家和大西洋国家构成威胁。所以西方国家想通过北约东扩的方式限制俄罗斯的战略行为,以保证自身安全。美国利用欧洲大国与俄罗斯的矛盾,挑动欧洲盟国与俄罗斯对立,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为此,美国把俄罗斯作为重要的战略对手,将俄罗斯推入与欧洲对抗的陷阱中,从而掌控欧洲第三个方面是由地缘政治的复杂变化所致。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周边出现了一系列独立主权的国家,在中亚区域、高加索地区和乌克兰所在的东欧地区,俄罗斯都被视为强敌。在外国势力的介入下,很容易引起纷争。②中国方案: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一方面,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各种问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解析】(1)根据材料一“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在和平与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和所学知识可从地区热点问题、其他问题等方面回答,即地区热点问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