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全国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保定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历史
2、保定市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3、2024河北保定高三期末调研历史答案
4、2023-2024保定市二模历史答案
5、2024保定高三摸底考试历史
6、2024保定市高三二模历史
7、2023-2024保定二模历史
8、2024保定市高二期末联考
9、河北保定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10、2024保定高三三模历史
期末历史试卷)
A.改革开放的决策得到落实B.经济特区的设想有了雏形C.农村改革推动了对外开放D.港澳建设经验被广泛接受【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把宝安、珠海作为出口基地,逐步建成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体现的是改革开放前夕,中央政府就已经有了经济特区的设想,B项正确;此时改革开放尚未进行,排除A项;材料与农村改革无关,排除C项;D项错在广泛接受”,排除。故选B项。【点睛】1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当人口少到可以充分保障公民间的了解、交往、并彼此尽可能保持友善的时候,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按照他的计算,这种共同体理想的公民人口为5040人。柏拉图的这一思想()A.成为城邦制度理论的基础B.为奴隶制的实行铺平道路C.深受寡头政治实践的影响D.构成西方哲学的精神内核【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柏拉图认为,当人数少的时候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古代雅典城邦就是小国寡民,因此能够发挥小型公民共同体的优势,由此可知他是为城邦制度提供理论基础,A项正确;柏拉图的这一思想是为城邦制度理论奠定基础,并不是为奴隶制铺平道路,排除B项;这一思想属于民主政治的范畴,并不是受到寡头政治的影响,排除C项;西方哲学的精神内核是人文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20.19世纪初,曼彻斯特的大资本家们大多住在伦敦或自己的庄园,在他们看来,工业城市里“没有惬意的骑马兜风,没有闲暇的漫步,只有嘈杂、匆忙和杂乱一:普通人在这里“看不到同情”,缺少“强大的社会道德约束”,有的只是“金钱关系”。这一状况反映出A.大机器生产导致的社会倒退B.生产关系领域发生的新变革C.人们对城市化进程难以适应D.两极分化最终造成阶级对立【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19世纪初,从大资本家到普通民众对于城市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印象,说明当时人们对于城市化进程难以适应,C项正确;“社会倒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生产领域的变化,排除B项;“阶级对立”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