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Y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全国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大联考答案历史
2、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
3、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4、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
5、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6、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答案
7、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苑,故排除B项;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故排除D项。25.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为今人探讨《战国策》一类文献的流传与演变提供了新材料”“为研究战国后期政治史、社会思想提供了珍贵资料”等可知,觚文的发掘为文献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表明考古发掘可以不断丰富文献研究,故选C项;历史研究与考古发掘可以相互佐证,“历史研究必须以考古发掘为基础”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考古发掘对文献研究的补充,而不是文献研究弥补了考古发掘的缺陷,故排除B项;觚文的出土为文献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而非“须与文献记载保持一致”,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0分)(1)目标:自强、求富。(1分,两个都必须作答)主要历史作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或答“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起步”)。(1分)变化:创办银行;出现股份制企业;建立百货公司。(3分)(2)举例:张謇、范旭东等创办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荣氏兄弟开办面粉厂、纱厂等。(2分)表现:清末新政;中华民国建立;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3分)27.(10分)(1)优势:荷兰地处大西洋沿岸;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在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赋分)地位:“海上马车夫”。(1分)(2)作用: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1分)特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或答“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1分)具体表现: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4分,写出任意2点即可)28.(15分)(1)特点:国家统一;那县体制;“齐其政”;因俗而治。(4分,每点1分)(2)举措:定准噶尔部叛乱;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伊犁将军。(2分,写出任意2点即可)意义:维护祖国统一;推动新疆社会发展;促进民族交融;开拓和巩固国家版图;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3分,写出任意3点即可)(3)选择①:理论创新:“一国两制”。(1分)公众号:高中试卷君实践表现:推动两岸双方达成“九二共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绝不放弃使用武力;“马会”等。(3分,写出任意3点即可)因素:“台独”分裂势力;外部反华势力。(2分)选择②:文件:《开罗宣言》。(2分)内容:要求日本将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2分)行动:宣布台湾光复(或答“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2分)29.(15分)(1)人群:①赫梯人,②雅利安人。(2分)影响:兴起一系列国家,进入列国时代;创立种姓制度和佛教;对周边地区文化产生影响。(2分,写出任意2点即可)(2)特点:持续时间长;规模不断扩大;种族灭绝;经济掠夺;殖民同化等。(3分,写出任意3点即可)影响:人口替代性变化(或答“给澳洲土著带来深重灾难”);文化重构(或答“欧洲文化成为主流”)。(2分)(3)原因: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种族迫害。(3分,写出任意3点即可)努力:成立难民署;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设立“世界难民日”。(3分,写出任意3点即可)【高三历史·参老答案第3页(共3页)】·23-FX0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