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Nb地理考试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全国大联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全国大联考地理答案
2、2024年高三全国大联考地理
3、全国大联考2024地理
4、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
5、全国大联考第二次地理2024
6、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
7、全国大联考2024第二次地理
8、2024全国大联考第二次lk地理

10.A乙气压系统为影响我国锋面雨带的副高,当势力偏弱的年份,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弱,A正确;副高势力偏弱的年份,南方雨季长,长江流域梅雨期时间偏长,B错误;南方雨季长,南方地区降水较往年偏多,南涝北旱,松花江流域防洪压力不大,C、D错误。11.作物蒸腾指作物根系把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它不会对土壤的含盐量造成影响,A错误;干旱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和地表水下渗较少,主要是灌溉用水影响土壤盐分,C、D错误;土壤含盐量与地表蒸发强弱关系密切,旺盛的蒸发导致地下水盐分在地表积聚,含盐量增加,B正确。12.由图可知,足额灌溉的土壤含盐量最低,蚕豆的产量最高,70%亏水灌溉的产量略低足额灌溉的产量,但土壤含盐量基本一致,足额灌溉用水量大,成本较高,综合比较,70%亏水灌溉综合效益最好,D正确,A错误;其他两种灌溉模式产量低,土壤含盐高,BC错误。13.我国河套原是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开展亏水灌溉模式研究有优良的条件,A正确;浙闽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C错误;松嫩原和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不适合亏水灌溉模式,BD错误,故选A。【点晴】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细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土壤盐渍化。引起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原因,如在滨海地区,土壤常年受海水浸渍就会盐碱化;另一种是人为原因,比如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之上升,水分蒸发,盐分残留在地表,这种过程被称为次生盐渍化或次生盐碱化。14.图中等高距为100,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河流干流大致自西向东流,图中0等高线应为海岸线,其右侧为海域,a应为海域上突出的一个小岛闭合等高线,数值为100,由材料可知丙地瀑布落差最小,甲瀑布落差最大,丙瀑布落差为35米,所以乙瀑布的落差应大于35,但由于甲、乙瀑布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所以两个瀑布高差的和小于100,所以乙瀑布的高差一定小于50,否则乙瀑布的高差将大于甲,不符合题意,所以乙瀑布的落差为大于35小于50,与a等高线数值的差值绝对值在50至65之间,B符合题意。故选B。15.读图可知,①②③三段河流长度相似,首尾高差大小决定均流速大小。①、②段相比,终点相同,但②段起点为100米,而①段起点低于100米,因此②段高差大于①段,②段流速快于①段,图中②、③段起点相同,但终点③段比②段低,因此③段高差大于②段,③段流速大于②段。由此判断,均流速由快到慢的排序是③②①,B正确,ACD错。16.天空越开敞,绿化率越高,说明环境越好,一般是高档住宅区;道路宽度越大的住宅区档次般较高;一般情况下,住宅区建筑密度越大,楼房越密集,居住环境较差,贫困程度较高。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17.西湖社区位于近郊,可能存在众多外来进城人员。城郊小工厂的产业工人,无业农户往往定居在城市边缘:读图可知,蟠龙社区位于老城区,发展历史悠久。因失业、下岗等因素而致贫的本地城市贫困人口由于缺少居住迁移的支付能力,大部分滞留在此区域。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18.由图可知,荔湾街区为老城区,且是历史文化街区,推测其进行过旧城改造,故从外观上看不出其贫困程度。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高档住宅小区一般是由高级或豪华住宅构成,尤其以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整以及利用现代手段服务社区的住宅小区。2
本文标签: